作者:吴辰光 高恒
两次上市未果的上海上美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美集团”),终于迎来利好消息。12月4日,上美集团通过港交所聆讯,这意味着“港股国货美妆第一股”即将诞生。
招股书显示,上美集团2019-2021年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增长,2022年上半年却同比下降,其将原因归结为受大环境的影响。而从申请上市时间看,相比前两次,此次时间更为合适。
一切看起来似乎都在变好,但上美集团真的能带着它的韩束们上岸吗?
回顾这家老牌国产美妆企业20年的发展史,给大众最深的印象就是大手笔营销从不眨眼,但产品却始终“撕不掉”低价标签。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如今国内化妆品市场竞争环境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众多新玩家的加入以及快速成长,让原本就很“卷”的老玩家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劣。上市不代表成功,上美集团要想走得更远,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三次递表终过审
实际上,早在2015年,上美集团在完成4亿元天使轮融资后,其创始人吕义雄就喊出3年完成上市的目标,但第一次递表时间却比原计划晚了3年。
2021年2月,上美集团与中信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准备在A股上市。但随着2020年底IPO审核收紧后,上美集团上市面临的门槛骤然提高。当年,一同被拦住的还有资生堂、高露洁的美妆代运营商凯诘电商等,这些公司纷纷撤回了IPO申请。需要指出的是,此前韩束被曝出不同渠道价格混乱的问题,这都成为上美集团上市的绊脚石。
冲刺A股失败后,上美集团于2022年1月转战港股,但6个月后申报资料自动失效,上市计划再次搁浅。
对此,第三方研究、咨询机构透镜公司研究创始人况玉清表示,从上市时间看,前两次都不如这次。最近港股行情回暖,相对来说,这个时候上市的时机比较好。
艾媒咨询CEO张毅也指出,上美集团此前没有成功上市既有自身原因,也有市场原因,其更多的考虑应该在经营方面,寻找资本利益最大化是选择上市时机的关键。但不管怎样,上市后的上美集团如何在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同时布好局将是未来的关注点。
症结不除隐患大
如能顺利上市,对上美集团来说,只是暂时喘口气,后续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毕竟这家公司的隐患还很多。
首先,在主要业绩表现上,上美集团与国内同行存在一定差距。2022年上半年,上美集团营收为12.62亿元,净利润为6280万元。同期,上海家化营收为37.15亿元,净利润为1.58亿元;珀莱雅营收为26.26亿元,净利润为2.97亿元;贝泰妮营收为20.50亿元,净利润为3.95亿元。
其次,上美集团在品牌布局上也有很大局限性。虽然上美集团在招股书中提到,多品牌战略有助于公司取得成功,并且能从竞争中脱颖而出。但从实际表现来看,并不如招股书中说的这么好。
根据招股书,上美集团已形成拥有“韩束”“一叶子”“红色小象”“极方”“Asnami”等多个品牌,产品覆盖护肤、洗护、彩妆、母婴等多个品类的多元化矩阵。但是根据近几年财报来看,只有韩束、一叶子、红色小象是业绩支柱,其他品牌的分量并不高。
招股书显示,2019年到2022年上半年,韩束、一叶子、红色小象三大品牌的收入之和分别占当期上美集团总收入的86.6%、91.8%、92.2%、93%。
最重要的是,这三大品牌2022年上半年都出现了颓势,其中,韩束的营收从2021年上半年的7.968亿元,下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6.036亿元;红色小象的营收从2021年上半年的4.049亿元下滑至2022年上半年的3.061亿元;一叶子营收从2021年上半年的4.683亿元下滑至2022年上半年的2.645亿元。
对此,张毅告诉IPO参考,总体看,上美集团主要以护肤品、母婴护理两大类型产品为主。2022年业绩的下滑,一方面是供应链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低端市场的需求发生了改变,这些都是这家公司今后需要解决的地方。
此外,重营销、轻研发是上美集团一直以来的策略,冠名热门综艺、签约多位明星已是家常便饭。
招股书显示,2019年到2021年,上美集团在销售及分销方面的开支分别为13.25亿元、15.36亿元、15.72亿元,其中用于营销及推广方面的开支分别为8.03亿元、10.7亿元、10.34亿元,占同期销售及分销总开支的比例分别为60.6%、69.6%、65.8%,占同期营收的比例分别为27.9%、31.6%、28.6%。
与营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9年到2021年,上美集团研发成本分别为8290万元、7740万元、1.05亿元,占当期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2.9%、2.3%、2.9%。
巨大的反差反映出上美集团的增长策略。实际上,这是国内美妆品行业的普遍现象。在无法撕掉低价标签的同时又想和众多国际大牌分一杯羹,本土品牌除了大手笔营销外,似乎别无他法。
“无论是财务数据还是消费者认知,国产品牌整体偏弱,要想有竞争力,还得做好产品本身,就必须要加大研发投入。但目前看,国产品牌在研发方面做得不够好。其实,产品门槛提升了,才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布局中高端市场,而中高端市场恰恰是国际大牌的主要利润来源,这正是国产品牌欠缺的。”张毅认为。
依然任重道远
可以说,在诸多隐患没有解决的情况下,上美集团即便能顺利上市,也依然任重道远。毕竟在当前各行各业都因各种原因开始降薪、裁员、纷纷聚焦长期主义的时候,谁也不敢保证下一个倒下的不是自己,对于拥有20年历史的上美集团也不例外。
2015年,韩束公司曾因晒美白广告,构成虚假宣传,被上海市工商局罚款110万元。
2021年6月,上海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查和检验509家企业的1184批次商品,共有119批次商品包装不合格,其中就有一叶子品牌。
2022年4月2日,上美集团在股东大会上向全体股东派现金股息2亿元,该现金分红已于11月30日完成支付。从股权结构来看,上美集团现任公司实控人吕义雄总计持有91.27%股份,由此计算,凭借分红吕义雄已成功套现约1.83亿元。
还没上市就急于“套现”,这不免让业界纷纷猜测上美集团上市的真实目的,如果上市后,创始人还继续“套现”,会进一步给企业后续的发展增添不确定性。至少目前看,资本市场已有多个企业创始人、股东以“退居幕后”的名义变向“套现离场”。
上美集团也不是高枕无忧。随着直播带货的快速发展,国际大牌越来越“亲民”,再加上一些新兴品牌的快速崛起,老牌国产品牌的内卷无疑更严重,在品牌形象、产品研发、渠道拓展、经营模式等方面都面临巨大的考验。上美集团在老玩家的内卷中面临巨大的压力,在强敌环伺以及市场多变的形势下,能否突围实难预料。
在张毅看来,上美集团上市以后要同时维护资本和产品两个市场,成本肯定是增加的,并且要面对公众的监督、认知,以及市场的挑剔,因此在企业治理、产品研发迭代、品牌塑造等方面都会面临更大的挑战。所以对于这家企业而言,上市只是发展的一个节点,远没到高枕无忧的地步。
如此看来,即便母公司上市,韩束们还需要更大的努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