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涟漪

2023年初,多家公募基金公司股权遭到资本的追捧,成为资本市场的“香饽饽”。

到底谁在疯狂购买公募基金的股权?

券商和外资“疯狂”扩展公募版图

对于中融基金来说,这是一个特殊的情人节。

2023年2月14日晚间,国联证券(601456.SH)发布公告表示,拟收购中融基金100%股权资产评估项目事宜已完成国资评估备案(编号:锡国联评备字【2023】3号)。根据评估备案结果,中融基金股东全部权益评估值为26.99亿元,较评估初值26.97亿元增加200万元。

上述事项早就有苗头,国联证券此前还曾发布公告。

2月7日晚间,国联证券发布公告表示,拟通过摘牌方式收购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下称“中融信托”)所持有中融基金51%股权(挂牌底价为15.04亿元),最终成交价格由竞价结果确定。

在取得中融信托所持有中融基金51%股权的前提下,国联证券将通过协议受让方式收购上海融晟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上海融晟”)所持有中融基金49%股权,受让价格将参考经国资评估备案结果且不高于14.45亿元(根据中融基金51%股权的挂牌底价对应全部股权估值计算,中融基金49%股权价格约为14.45亿元)。

如果上述交易成功进行,截至2022年末,基金管理规模已经达到1107.52亿元的中融基金股权将由中融信托、上海融晟分别持股51%、49%变更为国联证券100%控股。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初以来,公募基金股权变更已经屡见不鲜。

靠着基金经理黄海成功拿下2022年主动权益类冠亚军,在业内名声大噪的万家基金2023年以来也迎来了股权变动。

2月6日晚间,中泰证券发布公告称,中国证监会已核准该公司受让齐河众鑫投资有限公司(下称“齐河众鑫”)持有的万家基金11%的股权。

自此,中泰证券持有万家基金股权的比例将由49%增至60%,万家基金将成为该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不仅国内券商盯上了公募基金股权,外资也在积极行动,将公募基金股权收入囊中。

2月3日,中国证监会公布的中欧基金变更股东反馈意见显示,5700亿元外资巨头美国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华平投资拟通过华平亚太投资二号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出资主体,入股中欧基金。

值得一提的是,华平投资是通过新增出资额入股还是接手中欧基金现有股东所持股权以及未来持股比例等细节仍未披露。

2月3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告称,核准摩根士丹利成为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实际控制人,对摩根士丹利国际控股公司依法受让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12750万元出资(占注册资本比例的51%)无异议。

待完成工商登记以及监管机构要求的其他股份增持相关程序后,摩根士丹利国际控股公司对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的持股比例将由49%提升至100%。

这也意味着,摩根士丹利拥有了国内全资控股的公募基金,在中国市场的战略版图取得突破性进展。

1月底,上投摩根基金发布公告称,上海信托将其持有的该公司51%股权与JPMorgan Asset Management (UK) Limited持有的该公司49%股权转让给摩根资产管理。

进而摩根资产管理取得上投摩根基金100%股权,摩根大通成为上投摩根基金实控人。

公募基金股权何以成为“香饽饽”?

公募基金股权变动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最近5年变动较为频繁。

据统计,2022年共有9家公募基金发生股权变动,既不乏华夏基金、富国基金、华安基金等头部企业,也有国开泰富、泰达宏利等中小型基金公司。

2020年、2021年分别有7家、9家公募基金股权发生变动,而2017年、2018年、2019年皆有11家公募基金股权发生变动,而2014年、2015年、2016年则仅有0家、8家、5家基金公司的股权变更。

近几年来,公募基金的管理规模持续增长,成为重要的资金“能量池”。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国内开放式公募基金总规模达25.96万亿元,基金数量扩容为10431只,正式破万只,成为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面对如此广阔的中国基金市场,券商和外资巨头加快步伐,想从中分一杯羹并不意外,而在布局的过程中,公募基金牌照则成为重要的通行证。

2022年5月20日,中国证监会公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在继续坚持基金管理公司“一参一控”政策前提下,适度放宽公募持牌数量限制,允许同一集团下证券资管子公司、保险资管公司、银行理财子公司等专业资管机构申请公募牌照。

这就意味着,同一主体在参股一家基金、控股一家基金的基础上,还可以再申请一块公募牌照,“一参一控一牌”正式落地。

与此同时,政策的放开也给业内机构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正如国联证券在公告表示,对中融基金进行100%控股,是为弥补公募基金牌照空缺,把握行业战略发展机遇,深化财富管理转型,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对此,浙商证券非银分析师梁凤洁曾表示,券商与公募基金的客户风险偏好接近,因此公募基金能够为券商丰富资管产品种类,券商为公募基金提供代销渠道,利好券商财富管理转型。

股权变动之后,券商及其他股东的进入也对公募基金的内部管理影响较为深远。

中泰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徐驰曾对媒体表示,近年来基金公司股权变更已经常态化。随着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的增加,收购中小基金公司股权进入基金市场成为资方的重要渠道之一。对于基金公司而言,如果是中小股东的股权变更,对于基金公司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徐驰同时指出,如果是大股东或者是控制权的变更,对于基金公司在经营模式、管理理念、发展战略等方面会产生较大影响:一方面通过引进外部资金和股东,在增强自身资金实力的同时可以优化基金公司的治理结构、引入外部的管理理念,以此完善基金公司的管理经营模式;另一方面,可以借助新股东的资源,不断优化基金公司的渠道、产品、服务,帮助基金公司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实现差异化发展并获得市场认可。

市场虽大,竞争却格外激烈、头部效应明显,谁能最终获得市场的青睐,仍需时间来回答。

对此,IPO参考将持续关注。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About Author

kl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