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风

近日,中油资本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出转让消息,拟转让其持有的中意财险51%的全部股权。值得注意的是,中意财险是国内首家合资财产保险公司,注册资本金13亿元,2007年由国务院国资委全资子公司中油资本和迄今已有190年保险经营经验的老牌险企意大利忠利保险共同组建。

最近两年,合资财险公司股权密集变动。相关变动原因包括监管对合资保险公司的股权交易监管趋于宽松,也包括合资财险公司在内的中小险企经营承压等多种因素叠加。追溯过往,合资财险公司的股权结构演化各有各的节奏,行至当前,国资股东正在密集退出,合资财险公司外资化趋势明显。

国资股东密集退出 外资股东加码

从2007年开始,随着中意财险的创立,多家合资财险公司陆续落地,包括中航安盟、安盛天平、京东安联等。创立伊始,这些合资保险公司的中资股东与外资股东的持股比例都是五五开,之后历经一番业务探索之后,国资开始陆续退出。

2009年,忠利保险将1%中意财险股权转让中石油天然气集团,中外方股东的持股比例从50%∶50%变为51%∶49%。2016年,中意财险的51%股权又被转让给中石油资本。2023年11月,中石油资本又将中意财险51%股权摆上“货架”。

中航安盟的股权情况和中意财险如出一辙。2011年2月,中航安盟成立。作为国内唯一一家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的合资保险公司,中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和法国安盟集团旗下的安盟农业相互再保险全国总公司各自持股50%。2023年9月,北京产权交易所官网披露了一则股权转让项目,中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拟转让中航安盟保险50%股权,转让底价为8.85亿元。

上述两家合资财险公司的国资股东还在找买家,而安盛天平早已在4年前就完成了外商独资转型。2014年,原天平汽车保险与法国安盛集团(AXA)在华全资财产险子公司合并设立安盛天平。彼时,中外资持股比例也是五五开。2018年11月,安盛集团宣布已与安盛天平现有国内股东签订协议,收购安盛天平剩余50%股权。经监管部门批准,2019年12月14日,安盛集团宣布完成收购安盛天平原股东方宁波益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宁波华阁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天茂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陆达圣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宁波日兴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持有的50%安盛天平股权,由此安盛天平成为外资独资财险公司。

京东安联的外资股东虽然没有安盛公司激进,但也是步步为营。2018年10月,安联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正式变更为京东安联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也就是现在的京东安联。伴随着名称的变更,京东安联的股东方迎来一轮更新,安联保险集团(Allianz SE)持股50%,北京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持股30%,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持股12.4%,深圳汇京通达商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4.27%,上海映雪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持股3.33%。2022年10月,安联保险集团以5750万元竞拍取得上海映雪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持有的3.33%京东安联股权,持股比例上升至53.33%,成为京东安联的控股方。

从安盛天平、京东安联的股权接盘方来看,如果监管要求不变,中意财险、中航安盟的待售股权有很大可能会被其各自的外资股东方吸收。

业绩不佳或是中资股东退出重要原因

无论是中资股东还是外资股东,大家合资做财险公司都是为了赚钱。不过,短期来看,中资股东可能更看重合资财险的业绩,而外资股东则可能更看重国内财险市场的发展潜力,是否值得继续探索下去。最近一段时间,国资股东密集转让合资财险公司股权,或与合资财险公司的业绩表现不佳关联甚密。

数据显示,从中意财险开门营业的2009年到2022年这14年间,中意财险合计亏损3.62亿元。目前,中意财险已经营业了14年,有6年出现亏损,在其盈利的8年中,只有1年净利润超过2000万元,而在中意财险盈利最低的一年,净利润只有区区200万元。不过,最近4年中意财险一直是盈利的,2023年前三季度,意财险实现营业收入8.45亿元,净利润为2002.02万元。但是,以当前的盈利水平,中意财险要把之前的亏损补回来,可能还至少需要5年到10年时间。

中航安盟的业绩也不容乐观。2018年到2022年,中航安盟4年盈利1年亏损,不过在亏损的这一年,中航安联净亏损13421.35万元,所以最近5年时间算下来,中航安盟还是亏了5415.87万元。

安盛天平则更惨。2018年到2022年,安盛天平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每年亏损均过亿元,5年共计亏损了10.71亿元。

和上述4家相比,京东安联的业绩则稍微好看一些。2018年到2022年,京东安联只在2022年亏损了1703.89万元。不过,2023年京东安联又由亏转盈。2023年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京东安联净利润为4588.7万元。

京东安联业绩较好,股权也很稳定,只在2022年交易了3.33%,和上述几家公司相比,京东安联的股权是最稳定的。从交易价格来看,3.33%的京东安联股权的交易价格达到5750万元,其股权交易价格也较高。

整体来看,合资财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尚待进一步挖掘,但保费规模尚可。2023年前三季度,安盛天平、京东安联、中航安盟、中意财险的保费规模分别为48.6亿元、42.9亿元、25.9亿元、12.4亿元,保费规模在84家财险公司中的排名分别为第23名、第27名、第34名、第48名,保费增速分别为10%、11%、8%、36%。

中资股东若退出 盈利能力将受到更大考验?

从数据上看,合资财险公司在营收方面极度依赖股东,尤其是中资大股东。这意味着,若中资股东退出,合资财险公司的业绩或将受到更大的考验。虽然安盛天平就是一个现成的股转样本,但相关数据披露不全,暂且不表。不过,我们可以从其他几家合资财险公司中看到一些端倪。

根据年报披露的关联交易情况,2019年至2021年,中意财险从中石油集团及其下属子公司拿到的保费收入分别为2.77亿元、2.77亿元、2.4亿元。2019年至2021年,中意财险的保费收入分别为8.73亿元、9.41亿元、10.60亿元,算下来,中意财险在2019年至2021年从中石油集团及其下属子公司拿到的保费收入占其总保费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1.73%、29.44%、22.64%,虽然逐步下滑但基数并不小。中意财险没有披露2022年的具体关联保费收入数据,估计也不会太少。这意味着,一旦中油资本退出,中意财险五分之一的保费收入“悬了”。

京东安联对京东系的依赖程度也很高。2021年、2022年京东安联从关联方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惠聚信息技术(海南)有限公司、广西京东拓先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上海率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北京京东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京东大药房(青岛)连锁有限公司这些京东旗下公司获取的保费收入,分别超过7.1亿元、12.08亿元(2021年多家公司未披露具体关联保费收入,未计算在内)。2021年、2022年京东安联的保费总收入分别为32.10亿元、52.57亿元,“京东系”关联保费收入在京东安联保费收入占比分别超过22%、24%

在支持中航安盟保费创收方面,中航安盟的中资股东有点使不上劲。财报显示,中航安盟主要与安盟集团旗下的中国总公司有关联保费业务。不过,财报并未披露保费收入数据,只披露了分出保费、摊回赔付支出、摊回分保费用等细分数据。其中,2021年、2022年中航安盟向安盟农业相互再保险全国总公司分出保费分别为422.8万元、449.6万元。这意味着,如果中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转让中航安盟50%股权成功,中航安盟的存量业务或将较少受到股权转让事宜的影响。

目前来看,中意财险、京东安联也在有意识地逐年降低对股东方的保费“依赖”。毕竟,一旦股东方拿回对财险公司保费支持,对于一些中小财险公司而言,可能意味着会有一段异常艰难的过渡期。对于任何一家财险公司而言,除了股东方的资源赋能,向外拓展保费收入才是真正的做大做强之道。

About Author

kl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