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七佰

最后1公里,是快递抵达客户的最后一环,一边是等待收件的消费者,另一边是奔波在路上的快递员,其最大特点是分散,站点多、快递员多、客户多,可控性较弱。

最后1公里问题是困扰物流行业多年的难题,各快递公司更是花费了较多心血来解决此问题。其中,快递上门服务、快递驿站与智能快递柜成为了当前三大主流模式。

不过,相对于已经较为成熟的快递上门、快递驿站,快递柜这个投递方式却几度成为舆论的焦点。

特别是随着《快递市场管理办法》(2023年第22号令)今年3月1日正式实施,明确规定未经用户同意擅自使用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等方式投递快件的,如果情节严重,将处以1万-3万元罚款,这无疑给智能快递柜的运营模式带来了更大的合规挑战。

尽管外部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但是智能快递柜网络运营商丰巢还是向资本市场发起了冲击。8月30日,丰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巢”)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冲刺“中国快递柜第一股”。

在经历了连续8年的财务亏损后,丰巢于今年前5个月成功实现了扭亏为盈。此外,在IPO前,丰巢又斥资8000万美元延长对赌协议期限,这一次,丰巢能否如愿?

快递小哥创业 卷入两大巨头“斗法”漩涡

丰巢创始人徐育斌早年曾是顺丰快递员,后辗转顺丰多个部门,一路跃升为区域仓库经理。

据报道,2009年徐育斌在韩国交流学习期间,发现快递柜这一终端快递方式在韩国广受好评,而且相较于国内快递行业人效更高,于是徐育斌便萌生了创业的想法,他的快递柜解决方案很快就得到了顺丰创始人王卫的鼎力支持。

2015年4月,徐育斌设立丰巢科技(即丰巢前身),目标是解决快递行业最后1公里配送难题,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注册资金由顺丰投资提供,顺丰投资持有丰巢科技100%股权。

两个月后,顺丰、申通、韵达、中通和普洛斯5家物流公司共同认购了丰巢科技新增的4.50亿元注册资本,集体布局快递业终端智能货柜。其中,顺丰持股35%,申通、中通与韵达则各持20%股份,普洛斯持股5%。

背靠5大快递公司,丰巢迅速扩张,当年就设立了数千个智能柜,并且和多家地产公司达成了合作。到了2017年9月,丰巢已经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布局了6万组柜机,注册快递员达到40万,积累用户超过6000万,日均包裹处理量超过400万件。

不过,很快丰巢就卷入了顺丰与菜鸟两大快递巨头“斗法”漩涡之中。

2017年6月1日,菜鸟网络官方微博发布顺丰暂停其物流数据接口的声明。随后,顺丰在其官方微博回应称,菜鸟自2017年5月基于自身商业利益出发,要求丰巢提供与其无关的客户隐私数据,丰巢拒绝了这一要求后,菜鸟单方面于2017年6月1日0点切断丰巢信息接口。

然而,随着顺丰与菜鸟两大快递巨头的纷争升级,丰巢也不可避免地卷入了这场商业“斗法”之中。虽然这场风波最终在国家邮政局的调停下得以平息,但“通达系”快递公司因业务与资本上的双重原因,最终选择退出丰巢。

背靠阿里起家的“通达系”不但在业务上对“阿里系”有较强的依赖性,且“阿里系”还是中通、韵达、申通的股东,圆通、中通早在2016年3月就成为了菜鸟股东,韵达、申通2017年加入其列。在资本和业务的双重捆绑下,“通达系”已是阿里生态圈的拼图。

2018年,中通、申通与韵达相继退出丰巢,将其持有的所有股权悉数转让。从2015年初次增资丰巢到退出,这3家快递公司均实现了可观的资本增值,中通收获5亿元,申通斩获3.89亿元,而韵达则获得了5.45亿元的回报。三者合计,共从丰巢的投资中抽离了超过14亿元的丰厚利润。转让完成后,“通达系”尽数退出丰巢,“顺丰系”持有丰巢大部分股份。

尽管如此,丰巢依然凭借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和强大的市场影响力,获得众多知名投资机构的关注。自成立以来,丰巢共获得5轮投资,投资方包括钟鼎资本、福杉投资、启盛投资、鼎晖百孚、红杉中国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

2021年初,丰巢科技完成了其迄今为止的最后一轮融资,成功吸引了B-4类普通股股东的4亿美元增资,这份投资协议中设定了一个关键的对赌条款:若丰巢在4年内(即至2025年1月27日止)未能达成合格上市目标,B-4类股东将有权行使赎回权。

然而,丰巢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的前夕,即今年8月26日,采取了紧急措施,对上述协议进行了重要修订。新修订的条款规定,在丰巢正式提交上市申请期间,B-4类普通股股东的赎回权将被暂时冻结。但这一“宽限期”并非无限期,若丰巢未能在2027年1月31日之前成功实现上市,赎回权将重新被激活。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换取这一额外的时间缓冲,丰巢需要向每位B-4类普通股持有人支付一笔特别的权利调整费用,费用标准基于每股0.165435美元计算,总计约达8000万美元。

股权方面,截至最新实际可行日期,王卫直接持股36.54%,根据一致行动安排,最终控制丰巢已发行股本总额约48.45%的投票权。

此外,中国邮政集团持股17.01%,川发龙蟒(002312.SZ)持股6.05%,普洛斯持股5.52%,挚信资本持股5.46%,鼎晖相关实体合计持股5.61%。另外,红彬资本沈南鹏控制的HSG Growth VI 2020-F, L.P持股1.06%。

8年亏超60亿 最后1公里的钱不好赚

自成立以来,丰巢为了迅速占据市场份额,采取了大规模的扩张策略,但这种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导致了快递柜建设和运营成本的急剧攀升。截至今年5月,丰巢已在全国31个省份部署了超过33万组智能快递柜,据行业专家估算,每台快递柜的年投入、运营及维护费用高达10万元左右。

从财务表现来看,丰巢的盈利之路也异常坎坷,已连续8年深陷亏损泥潭,近3年累计亏损超过37亿元,截至2024年5月底,累计亏损额已高达68.3亿元。

丰巢的核心收入依赖于快递末端配送服务,即快递员将包裹存放于丰巢智能柜,再由消费者自行取件。尽管这一业务在收入上占据主导地位,但近年来其贡献比例却有所波动,从2021年的57.6%微增至2022年的58.3%,2024年前5个月下滑至48.2%,显示出增长动力的不足。

据招股书披露,丰巢快递末端配送服务向快递员收取每件包裹服务费,该费用通常介于0.2元至0.4元之间。

然而,从快递员手中拿钱并不能令丰巢实现盈利,这一商业模式不足以支撑丰巢的运营。在庞大的“烧钱”压力下,丰巢开始推出种种策略,其中,其首先想到的便是从用户手中拿钱。

2020年4月,丰巢推出会员服务:普通用户12小时内免费保管包裹,超时后每12小时收0.5元,3元封顶,而会员用户可以享受不限保管次数、7天长时存放、寄件折扣等服务。也就是说,此前一直免费试用的丰巢快递柜自此需要付费使用了。

在此之前,2019年10月,丰巢还推出了广受诟病的“赞赏功能”,向用户收取额外费用。当包裹在快递柜中放置的时长超时以后,在用户的取货界面,醒目的“赞赏”按钮占据了显著位置,而旁边用以拒绝付费的“跳过赞赏”选项则设计得极为隐蔽,几乎难以被察觉。这种布局导致许多用户在不经意间被引导进行了付费赞赏,引发了广泛的不满和批评,公众纷纷指责丰巢此举吃相太难看。

显然,这种吃完上家吃下家的行为,在用户端并未能走通。在没有取得市场支配地位的前提,丰巢的“收费使用”显然走不通。毕竟用户可以三选一、二选一使用快递服务。

尤其在新版《快递市场管理办法》提出后,“快递企业在投递快件时,不得擅自将快件投递到智能快件箱或服务站”,这进一步削弱了丰巢的议价能力,并将更多的选择权交还给了消费者。

靠高退货率实现扭亏能持久吗

向快递员收费支撑不起运营体系,向用户收钱又走不通,丰巢开始搞起了各类增值服务。

招股书显示,这些增值服务包括畅存服务、互动媒体服务、洗护服务及到家服务、销售定制智能柜及其他电商相关服务。不过,这类服务型业务不仅需要有较强的流量推动,还需要丰巢对服务链路进行强有力的把控,由此提升用户黏性。

2021-2023年,丰巢包括家政、洗护等增值服务收入分别为9.2亿元、9亿元、9.6亿元,占总收入比例从36.5%降至25%。2024年前5个月,该业务收入为4.35亿元,营收占比进一步降至22.9%。

这一市场虽然巨大,但提供同类服务商家众多,丰巢想要从这一赛道赚钱,显然还有较远的路要走。

不过,进入2024年,丰巢盈利的情况终于得到了改善。

招股书显示,2021-2024年前5个月,丰巢实现收入分别为25.26亿元、28.91亿元、38.12亿元和19.04亿元。其中,今年前5个月的营收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3.6%,录得净利润7160万元,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而本次丰巢成功扭亏为盈的关键,也得益于其消费者智能交付这一服务的发展。消费者智能交付服务包括电商退换货综合服务与个人散单寄件服务,主要服务场景为消费者到柜寄件、快递员到柜取件。

对于消费者智能交付服务快速增长,丰巢在招股书中指出,是受电商退换货综合服务的发展所推动,使得到柜寄件需求增长快于到柜取件需求。

2021-2024年前5个月,丰巢快递末端配送服务业务占比分别为57.6%、58.3%、48.2%和40.8%,占比逐渐下降;消费者智能交付服务业务占比分别为5.9%、10.7%、26.8%和36.3%,占比持续增长。

2021-2024年前5个月,丰巢的毛利率分别为-25.3%、-8.5%、10.6%和26.1%,毛利率变负为正。

此外,会计政策的调整也是丰巢扭亏为盈的关键。以前快递柜是5年折旧,但实际上这类固定资产的使用期比预期要长,于是今年丰巢将部分智能快递柜的折旧年限调整成10年,降低了智能货柜使用成本。

调整之后,丰巢快递末端配送服务部分的毛损率(销售成本为负数的情况,销售收入低于销售成本的时候出现毛利率为负值的情况) 由2023年5月31日止5个月的12.2%转为2024年前5个月的32.4%,整体毛利率则由3.6%升至26.1%,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不过,丰巢的这种盈利能持续吗?

首先来看,快递末端配送服务主要面向快递员和快递公司,这块业务是丰巢的支柱型业务,不过其占比逐渐下降。且随着新规的落地,快递员对丰巢快递柜的运营模式不再热情,这类“服务费”不仅需要快递员自掏腰包,还有可能面临客户投诉等问题。

再看消费者智能交付服务,这是丰巢近年增长最好的业务,依靠电商的高退货率近两年增收超10倍。然后这种被动的增收是建立在电商高退货率基础之上的,是否能够持续?想必平台商家更想知道。同时,随着2021年拼多多率先在国内实行“仅退款”政策,及至今年抖音、淘宝、京东、快手陆续跟进。这种背景下,用户的退货服务还能继续增长吗?

最后,增值服务是丰巢寄予厚望的业务,但这块业务需要强运营,显然不是短时间可以爆发的。

因此,对于刚刚“续命”两年的丰巢来说,IPO已成为其不得不全力以赴且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About Author

kl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