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禾凉

2022年开年,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的结束,理财市场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新篇章。

但是,这个新年“新气象”却让众多银行理财子公司直面挑战。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银行理财市场收益下跌成常态

2022年初始,A股市场颇为震荡,权益市场收益率大跌,一向稳健的银行理财产品也是“随波逐流”。

自从2022年1月以来,多只银行理财产品跌破净值。普益标准最新数据显示,除了混合类产品,固收和权益型产品的平均业绩基准均环比下跌。

比如,招银理财睿远积极(一年持有,R4中高风险)近1月历史收益率下跌2.09%,半年跌幅达7.79%,最新净值为0.9763元/份。

兴银理财披露的重点理财产品业绩表现同样欠佳,破净产品也有一些。

同时,理财产品发行量出现减缓。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截至2022年2月9日,全市场共发行混合类理财产品237只,理财公司共发行100只,占比42.19%。

2022年1月份,市场共新发3137款银行理财产品,产品发行量环比减少1280款。

此外,踏入2022年,银行理财也真正进入净值化时代。银行理财收益波动已成为常态,在A股市场大幅调整之时,产品跌破净值也是屡有发生。比如,2021年在市场大幅震荡之下,理财产品破净的情况就曾出现。因此,如今再度出现银行理财破净也不奇怪。

对于该情况,普益标准研究员王杰曾表示,考虑到目前市场仍处于震荡调整,2022年权益类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能否趋稳,固收类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能否止跌,还有待观察。

这跟中国银行业理财子公司的发展时间较短有关。

2019年6月,中国首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建信理财正式开业。此后,理财子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共有23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已经开业,还有6家特批入场。其中,六大国有行走在“潮流”的前列,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纷纷“引航入局”。与此同时,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也不甘落后,相继“入行”,招银理财、兴银理财、光大理财、平安理财、华夏理财等均名列其中。

不过,银行理财子公司个体发展也存在掣肘:

其一,银行理财子公司多为母公司银行资管业务的分解,因此,体制与母行存在运营一致性,高级管理人员也多为母行派驻的,使其运营机制难以完全独立自主,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银行业理财子公司专业团队的建设及专业能力的提升造成阻碍;

其二,银行理财子公司以前的分控端采取资金池运行模式,如今净值化转型,使其业务发展风险增加。

就不同银行来看,大型银行存在存量规模大,老产品压降需要时间的情况,中小银行虽然“船小好调头”,但是因其资产及名望均不及头部银行,不但设立银行理财子公司的财力受到滞碍,对理财子公司管理部门优秀人才的引入也缺乏吸引力。

银行理财开打“价格战”

在此大环境下,各大银行纷纷实行“费率优惠”政策,企图运用“价格战”挽回“局面”。

2022年1月28日,招银理财的旗下的“招银理财招睿月添利(平衡)2号固定收益类理财计划”便将销售费率降至0.05%;青葵系列一年半定开011号固定收益类理财计划,销售费率也由0.3%降为0.25%。

1月20日,华夏理财旗下的“华夏理财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3号”A、B份额销售手续费率由0.30%/年降至0.00%/年。

光大理财也拟定自2022年2月11日(含)起将定活宝产品的固定管理费调整1.5%(年化)。

此外,华夏理财、光大理财、中银理财等理财公司均发布了费率调整公告。信银理财、建信理财等大型银行理财子公司均加入其中。

针对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价格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曾表示,相关费率的阶段性密集下调也是正常现象,费率打折本身就是机构间的一种竞争手段。理财公司目前正逐渐步入正轨,在这个阶段,通过市场手段抢占市场规模形成先发优势是有意义的。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打响“价格战”,有的银行理财产品或试图更换基金经理以挽回资管新规形势下的收益颓势。

比如,成立于2020年5月的“阳光红卫生安全卫生主题精选”是理财子公司发行的首只纯权益类理财产品,其净值在2021年一路下探。

“阳光红卫生安全卫生主题精选”在此阶段,还进行了投资经理的变更。

公开资料显示,自2021年11月15日起,“阳光红卫生安全卫生主题精选”理财产品投资经理变更为股票投资部投资经理贾迪。此前,2020年12月,“阳光红卫生安全卫生主题精选”原投资经理翟志金因工作调整转由方伟宁接任。

下调费率,更换“掌舵人”,银行理财子公司也是用尽各种手段。然而,这些措施成效如何还有待时间来给出答案。

2022年,银行理财子公司未来将如何进一步发展,IPO参考将会持续关注。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About Author

Luckyday